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通用分类

聚焦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2022-06-24   浏览量:

概要: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办、国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精神,2019年开始,学校领导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推进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申报项目包括:人才培养目标项目、“工本位”实践项目和学工专题项目三个类别。申报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立足浦江学院的实际情况,着眼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强化研究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学校领导和各二级学院(部)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2019年上半年,在项目立项阶段,林萍华校长亲自布置、指导和督查,3位副校长、10个学院、教务处、学工处、基础部等领导直接参与项目研究;多位二级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13位高职称教师亲自执笔撰写项目申报书和参与立项评审答辩,120多位老师参与项目研究;学校科研处共组织了7场答辩会和20场一对一面对面交流。

  在项目研究期间,为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科研处分别于2019年下半年组织召开了2场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推进会;2020年上半年,组织了5场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汇报交流会;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组织了学工专题项目结项交流会。

 

 

  校教学督导组对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督导组多位教授参与了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项评审等环节,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两年时间,参与上述项目研究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基本完成研究计划。科研处对2019年立项的36个项目进行了审查验收,其中,人才培养项目19项,“工本位”项目8项,学工专题项目9项。经审核,共有28项课题验收材料规范齐全,符合验收要求,同意通过验收并予以备案;4项课题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项目任务,同意延期验收;4项课题不具备继续研究条件,同意终止研究。

  历时两年,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公开发表论文81篇、撰写研究报告10篇、制定规章制度41项、编写讲义1本、公开出版教材5本、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项、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研究报告1份、第二课堂建设方案1份等。另外,在人才培养和“工本位”项目中,多个课题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内涵,对育人模式进行了改革。例如,“实用工商管理”课程模块已嵌入到全校所有非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效果。机电学院为提升学生“善学习、会思考、能工作”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开创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学工专题项目中,通过寝室制度建设、寝室文化建设、寝室长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内驱+外引”的学生自我学习机制,对培养学生“善学习、会思考、能工作、懂文化、明是非、有担当”的六维素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的推进与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对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办、国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精神,2019年开始,学校领导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推进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申报项目包括:人才培养目标项目、“工本位”实践项目和学工专题项目三个类别。申报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立足浦江学院的实际情况,着眼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强化研究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学校领导和各二级学院(部)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2019年上半年,在项目立项阶段,林萍华校长亲自布置、指导和督查,3位副校长、10个学院、教务处、学工处、基础部等领导直接参与项目研究;多位二级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13位高职称教师亲自执笔撰写项目申报书和参与立项评审答辩,120多位老师参与项目研究;学校科研处共组织了7场答辩会和20场一对一面对面交流。

  在项目研究期间,为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科研处分别于2019年下半年组织召开了2场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推进会;2020年上半年,组织了5场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汇报交流会;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组织了学工专题项目结项交流会。

  校教学督导组对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督导组多位教授参与了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项评审等环节,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两年时间,参与上述项目研究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基本完成研究计划。科研处对2019年立项的36个项目进行了审查验收,其中,人才培养项目19项,“工本位”项目8项,学工专题项目9项。经审核,共有28项课题验收材料规范齐全,符合验收要求,同意通过验收并予以备案;4项课题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项目任务,同意延期验收;4项课题不具备继续研究条件,同意终止研究。

  历时两年,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包括公开发表论文81篇、撰写研究报告10篇、制定规章制度41项、编写讲义1本、公开出版教材5本、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项、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研究报告1份、第二课堂建设方案1份等。另外,在人才培养和“工本位”项目中,多个课题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内涵,对育人模式进行了改革。例如,“实用工商管理”课程模块已嵌入到全校所有非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效果。机电学院为提升学生“善学习、会思考、能工作”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开创型”实验教学模式。在学工专题项目中,通过寝室制度建设、寝室文化建设、寝室长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内驱+外引”的学生自我学习机制,对培养学生“善学习、会思考、能工作、懂文化、明是非、有担当”的六维素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项目的推进与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对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1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励学路9号

111电话:025-66205017

111邮编:211200

111招生咨询电话:025-57931196、025-57931197

这是描述信息

Copyright © 2014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402234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