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通用分类

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推动微专业建设发展

2025-10-23   浏览量:

概要:近日,我校科技与产教融合处围绕微专业建设申报召开专题交流会。

  为贯彻史金飞校长在开学初提出的“注重实践的办学道路,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开展微专业建设”这一精神。近日,我校科技与产教融合处围绕微专业建设申报召开专题交流会。国际酒店与饮食文化学院(下称“酒店学院”)、艺术学院分别结合学科特色,聚焦产教融合路径展开深入研讨。校长助理曹敏,科技与产教融合处副处长景波,教务处李凌、袁丽丽,华商学研究院宋倩,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微专业建设团队共同参会,为微专业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助力学生就业凝聚共识。

  10月14日上午,酒店学院率先召开微专业建设专项交流会,会议由院长徐慎行主持。曹敏校长助理在开场中强调,产教融合是国家教育战略的核心方向,也是浦江学院特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微专业建设正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抓手,她对酒店学院前期开展的探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交流环节,酒店学院院长助理魏欣、教务主任陆洁分享了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考察经验:该校通过科学锚定微专业方向、完善配套运营制度,构建起“企业深度支撑+对标国家战略行业”的成熟建设模式。基于此,魏欣建议探索“微专业+辅修专业”协同发展路径,以进一步提升微专业证书在行业内的认可度。陆洁则提出,微专业要实现长效发展,需要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与经费支持三重发力。

  随后,“国际游轮管理微专业”负责人汤文奇汇报申报方案:该微专业培养目标直指国际游轮行业核心岗位需求,采用“1+0.5”模块化培养模式,既保障教学系统性,又兼顾灵活性,明确理论与实践课程占比,预留职业证书考核时间,真正达成“毕业即适配岗位”的培养目标。

 

 

  10月17日上午,艺术学院围绕微专业建设开展交流,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智能化空间设计”“虚拟现实仿真设计”两大微专业的规划方案。其中,“智能化空间设计微专业”聚焦室内空间设计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培养目标涵盖跨学科整合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构建“技术 + 艺术 + 工程”三维一体架构。该专业计划与江苏省家庭协会及头部家电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并联合开发核心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虚拟现实仿真设计微专业”紧密贴合AI与VR技术融合的行业趋势,致力于培养兼具虚拟现实技术能力与艺术设计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从虚拟现实导论起步,逐步延伸至 AI 与虚拟现实工具基础等六大模块,层层递进;在教学中着重强化项目制教学与企业实践合作,预期达成“优质人才输出”与“产学研协同促进行业发展”的双重目标。

 

 

  会上,曹敏校长助理详细阐述学校产教融合战略布局,提及学校已通过成立中泰产业人才学院,搭建起校企人才培养专属桥梁。她强调,微专业课程设置应精准实用,注重收集学生反馈以优化内容;与企业合作时需深度挖掘需求,防止合作流于形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微专业均有企业支撑、课程对接区域经济与国家战略”的经验,值得各学院学习借鉴。

  各职能部门同步提出支持建议:教务处袁丽丽表示,将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方面提供专项支持,并建议各学院进一步细化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李凌建议,应加强微专业招生宣传,明确传达培养方向与职业前景,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科技与产教融合处副处长景波提出,应立足行业整体需求,与行业协会对接,优化培养目标与课程名称的表述,使教学更贴合产业实际;同时,加强跨学院合作,整合校内资源,为跨学科微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最后,曹敏校长助理指出,要深刻理解史校长提出的“以学生为根本,瞄准就业与长远发展,通过四年本科教育,助力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一份好工作、一份越来越好的工作”这一问题的本质。并通过此次交流会为各个学院微专业建设厘清方向、梳理思路。学校将从政策、制度、经费上给予全面支持,科技与产教融合处也将加强指导帮扶。她希望各学院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微专业建设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发展空间,助力学校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1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励学路9号

111电话:025-66205017

111邮编:211200

111招生咨询电话:025-57931196、025-57931197

这是描述信息

Copyright © 2014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40223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