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萍华校长在浦江学院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概要:
把优秀当作习惯,努力成为优秀实学创新人才
亲爱的2016级的各位新同学:
大家好!
在这情意浓烈的金秋时节,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浦江学院2016级的全体新同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再一次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历程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此前的两周时光,骄阳如火,夏风如歌。在这美丽、火热的校园里,始终伴随着大家响亮的口号,矫健的步伐,整齐的队列,饱满的热情,庄重的气氛。经过刚才激动人心的阅兵汇报表演,我们的大学第一堂课终于圆满结束了。
对于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各位同学来说,军训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接受阳光的洗礼,习惯于用纪律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作风,等等。无疑,军训教会了我们团结,教会了我们吃苦,教会了我们坚强,让我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许多许多。开营式上,教官们的队列示范,让我突然悟到,解放军这个大熔炉的精髓——那就是,凡事竭尽最大努力,力争做到最好!我衷心希望,这样的精神,以及军训所培养的优良作风,能成为同学们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各位年轻的朋友,历史的选择,让我们共同会聚在浦江学院这面光辉的旗帜之下,在这富有活力、友善温馨的集体中,我们将一起渡过四年难忘的时光,并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大家造就成优秀的实学创新人才。
浦江学院在正大集团的全面指导下,植入"工本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构建"校企融合、产教并举、项目引领、学用结合"的办学格局,走国际化办学、全素质培养、职业化教育之路,培养一批面向国内外"适销对路"的"国际化、高修养、技能型、创新型"的中高级应用技术与管理人才。
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我们希望大家不仅在大学学习期间就有优秀的成绩及表现,更重要的是毕业以后有强大的后劲,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能力与发展潜力。
有什么秘诀吗?如何做呢?一般而论,人们渴望上天赋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拥有大智慧,但却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习惯。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卢致新在谈到成功人们似乎永远在成功、失败的人们似乎永远在失败的原因时说:“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所事事地到处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培根论人生》一书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深刻地指出:“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即使是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习惯呢?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我由衷地信服这句话,而且想把这句话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家。如果各位真的能把优秀变成自己的习惯,他想不优秀都很难。就自己的体会,我把它进一步演绎为希望大家: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把尊重当作一种习惯。
第一是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学习。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可以在毕业之后仍然保持很好的学习状态,一生都在学习新的东西。而且这样的学习,不是靠老师消化之后传授给他,而是自主学习。正所谓:“留心之处皆学问”。学习要致力于做到“两通”,在知识的纵向上“融会贯通”,实现专业知识有很好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横向上,做到“触类旁通”,善于“举一反三”,助推知识的“远迁移的应用”。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我想,这是学习的诀窍。
第二是要养成 “敏于创新”的习惯,创新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是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根基。我们谈创新,常常忽略了创新的出发点和归结。我认为,创新首先还是一种态度,基于“如何把一件事做得更好”的这样一种态度。“把一件事做得更好”,既是创新的出发点,又是创新的归结。如果我们总有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的强烈追求,我们就会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而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活动最重要的的开始。我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正是创新的诀窍。
第三是要养成 “懂得尊重”的习惯。“尊重”绝不仅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来自于人心深处对另一个生命深切的理解、关爱、体谅与敬重,这样的尊重绝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响。惟其如此,才最纯粹最质朴也最值得回报,是即,尊重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从“尊重”的深刻涵义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懂得尊重是自身人文情怀的体现;尊重别人则是对对方的人文关怀。我想,这是为自己营造很好发展生存空间的诀窍。
快乐其实也是一种好习惯,由EQ支撑的一种习惯!不论环境变好变坏,当我们始终带着积极的愉快心情面对工作与生活,你会发觉自己的内心会强大许多。我想,凡事积极参与,与同学们愉快相处,将“快乐”当作自己的“习惯”,这是努力增进自己抗压应变功力的诀窍。
从今天开始,各位同学就要在浦江学院开始四年新的学习生活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有效地利用好宝贵的四年大学时光,在此,我向各位新同学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与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严谨求学,提升素质。这些都表现为同学们的“学风”。学风好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同学们是否“有梦”?抑或是“梦碎少年”?有梦才有强劲的动力支持!希望大家始终怀揣梦想,秉承正大集团的优良文化传统与浦江学院的优良校风,牢记“因有梦而伟大”的谆谆教导,珍惜学习机会,刻苦攻读,“学有所长、术有专攻”。我体会,更多的情况下,成功是熬出来的,伟大是熬出来的。
第二,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规律。我认为,聪明的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是在那里指望环境来适应自己。同样,大学的课程是丰富多彩的,聪明的学生会主动地很快适应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而不是指望不同的课程与不同讲课风格的老师来适应自己的学习习惯。希望同学们能够经常注意总结学习方法与效果,注意高效运用好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更进一步,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地去感受大学的“学术熏陶和人文涵养”作用,更好地塑造与提升自己的人格。
第三,希望同学们自主自律,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课外学习与参与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北大前任校长王恩哥请学生记住“两个秘诀”:一个是健康的秘诀在早上,黎明即起,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争取健康地工作50年。一个是成功的秘诀在晚上。必要时晚上还要加班加点,主要用来读书、思考、写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第四,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培养实践能力,还是全面提升、发展自己的重要机会。希望同学们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宝贵的大学时光,使自己很好地融入到同学当中,与同等优秀的“精英”分子们多多地相互切磋砥砺。作为母校,它给我们带来大学的学术和学习氛围,带给我们人文的涵养,它更会带给我们同学之间的美好情感和终身友谊,带给我们一个精神的家园。
同学们,浦江学院是一片培植信念、令人憧憬、放飞理想的热土,是一片温馨、慈善的净土。浦江学院希望成为大家永恒的精神家园,浦江学院将坚持着社会良知的守望。衷心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好好珍惜利用这段在浦江学院接受高等教育的宝贵时光!衷心祝我们的共同追求与努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16年9月28日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励学路9号
电话:025-66205017
邮编:211200
招生咨询电话:025-57931196、025-57931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