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 荐 热 学校隆重召开2025年暑期中层干部培训会
概要: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主动契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趋势,紧扣应用型高校转型、产教融合深化等战略导向,通过高端引领与实践研讨,推动干部队伍精准把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提升教育教学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区域发展的水平,为学校“十五五”规划谋篇开局和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9月3日、4日两天,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召开2025年暑期中层干部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主动契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趋势,紧扣应用型高校转型、产教融合深化等战略导向,通过高端引领与实践研讨,推动干部队伍精准把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提升教育教学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区域发展的水平,为学校“十五五”规划谋篇开局和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9月3日、4日两天,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召开2025年暑期中层干部培训会。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各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9月3日上午,学校组织集中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与会人员全程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历史内涵与重要时代价值。
党委书记、校长史金飞发表重要讲话。史校长深刻剖析了民办独立学院面临的严峻形势,客观分析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详细部署了2025年秋季学期乃至下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涵盖战略推进、内涵建设、保障支撑三大维度总计18项。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全面推进专业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培训、专微融合建设和专业特色打造;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将做好中泰产业人才学院建设,推进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开展“一院一品”规划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着力塑造“浦江红”文化品牌,打造校史馆、艺术廊等文化载体,完善“浦江红”系列奖项与活动,构建特色文化氛围;在保障机制方面,学校将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推行“开源节流”计划,压减运行成本、保障内涵建设。史校长强调,学校全体同志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守土尽责”的责任心、“雷厉风行”的行动力推进这场深刻转型,共同锚定目标,同心奋进,笃行实干,扎根奋斗。新学期工作部署不仅展现了学院应对挑战的战略思维,更彰显了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史校长提出以“特色发展”为突破方向,以“精控成本”为支撑的双轨战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了颇具前瞻力的“浦江方案”。
培训期间,围绕战略蓝图落地,学校特邀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聚焦应用型高校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对接、启发和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报告内容翔实、视野开阔,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理论认知,更为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爱武作《转型与重塑:一流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之路》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史金飞校长主持。孙书记立足“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以“向外看、向内看、向未来”为逻辑主线,精准剖析了全球地缘政治与国内改革深水区的双重挑战,同时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系统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支撑作用。他通过对比瑞士应用科技大学产教融合的实践范式、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蓬勃发展的态势、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和社会的办学特色,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国际化镜鉴。
史金飞校长总结指出,孙书记的报告既有对国家政策的权威解读,又有对转型痛点的精准把脉;既呈现了国际前沿经验,又分享了可复制的“南工程方案”。他强调,应用型高校必须主动拥抱数智化浪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在扎根区域发展中锻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史校长鼓励学校以此次报告为契机,将孙书记的前瞻理念转化为浦江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以“定准位、走新路、创特色”为遵循,以服务江苏现代化建设为己任,奋力书写应用型教育的新篇章。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卢载贵作《强化使命担当勇挑推动制造强国大梁》专题报告,报告由庄娱乐副校长主持。卢厅长详尽解读了“1650”产业体系建设和江苏在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纺织、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物联网、新材料、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通信、节能环保、新型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兴数字产业等领域的产业规模、投资建设、技术创新及特色优势,展现了江苏制造业在规模、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方面的显著成就与广阔前景。同时,提出了加快制造强省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八大行动。
庄娱乐副校长总结时强调,卢厅长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浦江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应当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对接江苏“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制造强省建设赋智赋能。学校将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江苏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他呼吁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贡献浦江力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夏春明作《专微融合范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报告由钟兰祥副校长主持。夏教授围绕高校在“专微融合”范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变革的方向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卓有成效的探索路径与实践案例。报告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我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钟兰祥副校长强调,全体人员要深入学习报告精神内核,将夏校长的宝贵经验有效转化,形成推动各学院、各部门改革的务实举措,合力培养企业争相招聘、行业深度依赖的高素质人才。钟校长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打造特色微专业:围绕南京及全省产业发展需求,建立若干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微专业。二是共建“双导师评价库”:与企业携手建立“双导师评价库”,力争实现学生毕业即可无缝上岗。
聆听报告后,与会人员分五个讨论组,围绕推进“工作本位”办学宗旨与“π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地、将学校战略蓝图转化为二级单位“施工图”、结合江苏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推动“走出去”产教融合落实四方面问题,展开讨论并分组作专题汇报。
最后,史金飞校长围绕培训成果与学校发展关键问题发表讲话。史校长指出,此次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研讨小组讨论气氛热烈,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高度的爱校荣校意识。培训期间通过系列报告,让全体参会人员对应用型高校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更清晰认知,尤其在专业建设方面打开了关键思路。他强调,学校专业建设需紧扣企业需求,既要推进传统专业优化,也要积极探索新专业申报,更要注重专业间的有效交叉融合,培养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史校长鼓励全体中层干部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保持危机意识与奋进姿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凝聚合力。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励学路9号
电话:025-66205017
邮编:211200
招生咨询电话:025-57931196、025-57931197
